我在 GCTS 的日子(三)- 文化冲击之二

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一样出来前英语基础如此差劲,对美国的了解如此糟糕。有些人可能在国内憋得发闷,一出来就如鱼得水。但是我相信还是有足够多的人从我的经历中得帮助。对于那些想送子女出国的父母,也需要好好了解自己的子女们出来将会经历怎样一个过程。

一位东南亚某贫穷国家来的弟兄。有一次跟美国朋友分享自己的需要。他只是把对方当成朋友来分享。最多也只是希望对方可以为他祷告。可是,对方理解成他在委婉地求物质帮助。然后告诉了另外的同学。最后转了一圈,回到自己耳中。他气得不行,跟我说,以后再也不轻易分享自己的难处了。虽然我们都说东方文化是“拐弯抹角”,西方文化是“直来直往”。东方人知道这一点,所以也尽量地同西方人“直来直往”。可是问题是西方人也知道这个文化差距,他们就以为我这位同学是在“拐弯抹角”地寻求物质帮助。这,也可算是“文化冲击”的一个例子,虽然有点超乎我们的想象。

刚到美国的前两天,所看的到各种不同,都还是一种“新鲜感”。可是没过几天,就发现,这些各种不同,给自己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当“新鲜感”逐渐褪去,留下的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挫败感”。这便是文化冲击的心理表现了。

我到的时候,刚好学校的暑期密集课已经结束,但是秋季学期还没有正式开始。学校的餐厅只提供三明治和汉堡。这些在国内偶尔吃一顿感觉很“潮”的食品,却成了一个问题——它们都是冷的。饮料本身就是冰的,可是美国人还要在杯里加上至少三分之一的冰块!真是不可理喻。刚开始的几个月,胃受不了,一天都要拉肚子两三次。实在不行时,就拿张大哥送的电饭锅和一些米煮点饭,在里面加几张从国内带来的虾干,对我来说已是美食一顿。

学校餐厅有些菜知道中文、却不知道英文怎么叫。有些菜连中文也不知道怎么叫。看了菜单,也不知道什么是什么。不过学校餐厅至少所有的食物都是摆在那里的,实在不行就用手指指也可以解决问题。如果要到饭店吃饭,就更是不知道怎么下手了。在国内,每道菜基本上都是“标配”,你点了菜名就完事了。在美国饭店点菜,可能除了主食,还会让顾客从几道汤或者配菜中选几样。刚开始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除了有同学邀请,一般几乎不会在外面吃饭——不会点菜太尴尬了~

跟美国人聊天,几乎没有什么好聊的。一般的美国人让人感觉似乎没有太大兴趣跟我这种英语结结巴巴的人说话,不知道是他们真的没有兴趣,还是文化就是这样。不过,如果是对宣教有负担美国人,就很不一样。他们会很愿意,也很有耐心地跟国际生接触。最大的困难,是很难跟美国人找到共同的话题,我想这大概也是交友最大的障碍之一。虽然教授也会常常提醒学生要跨越文化的障碍,要跟不同国籍的学生互相来往,可是如果聚在一起实在没有话题,又能聊什么呢?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第一次让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文化冲突的,是大概到达三四天之后。我发现自己把能讲的英文单词都讲完了。现在能做的只有像祥林嫂一样不断地重复已经讲过的事和用过的单词。虽然脑子里有 N 多中文可以讲,无奈却只有中学的英文水平。甚至常常不能明白小学生讲的英文。我觉得自己的表现简直就是笨蛋一个。我在想,那些是不是很鄙视我的英文水平,也不愿意跟我讲话了?接下来有一、两天的时间里,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想再出来见人了。

第一个学期,还有一个很大的痛苦,便是似乎时差倒了几个月还没倒过来。夜里常常到两、三点了还没有睡着。偶尔还会躺在床上“打通宵”。下午的课上,常常半途体力不支而瞌睡过去。

以上种种困难,又是如何胜过的呢?留待下回分享。

 

One Comment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