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真理与合一

十一年前,本科还没毕业时,我就已经在考虑宗派与合一的问题(见链接)。当时是考虑在真理的基础上如何”现实地”面对宗派问题。十一年过去了,我不认为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我想我看到的现实是:从宗派性神学院毕业的弟兄姐妹开始陆续回国服侍,国内教会也开始有了宗派的觉醒,宗派的问题在国内越发突显。不过,面对这个问题,我想我应该也比十一年前对合一的追求更加积极一些(见本文末的经文)。同时,对真理之边界的探求,也会更加具体。

 

前天晚上跟着太太去旁听了一堂教会历史课。教授提到浸信会的起源。回来后,顺便查了一下世界各宗派的起源。想不到竟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图。这些也图也让我重新开始思考这个十一年前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宗派与合一。宗派与合一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真理与合一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先由对浸信会的起源的好奇引发的。所以,我想顺便先谈谈浸信会的起源。

浸信会的起源有三种说法:1. 起源于施洗约翰;2. 起源于重洗派(Anabaptists);3. 起源于清教徒。第一种说法认为自施洗约翰起,浸信会便开始了。不过,我想大部分人不会认同这种说法。最多浸信会的人想要说明自己不是后期发明的一个宗派,而是可以在神学和实践上追溯回第一世纪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说法都有人坚持。不过,看起来似乎第三种说法更为普遍。

John Smyth 不认同母会圣公会。他认为圣公会的敬拜礼仪太形式化了,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敬拜。而且教会也应该由牧师和执事带领,而不是圣公会的主教、祭司和执事,也不是长老会的教导长老(牧师)、治理长老和执事。John Smyth 和他的朋友 Thomas Helwys 去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他查考圣经后,认为新约中没有一处提到婴儿受洗,都是信者受洗。所以,他转而坚持信者受洗(他与重洗派之间没有关系。重洗派是从苏黎士的改革宗出来的。不过有可能思想有受到重洗派影响)。但是谁可以为他施洗呢?他找不到一个合法的可以帮他施洗的人,于是,就给自己施了洗(1609 年)。然后,他就以“合法”的身份帮他的信徒施洗了。

John Smyth 后来后悔为自己施洗,写了道歉信。有人认为是 John Smyth 发明了婴儿洗(Pedobaptist)和长老会(Presbyterian)这两个术语。

John Smyth 的朋友 Helwys 与他有神学上的分歧。John Smyth 后来开始与门诺会来往(门诺会是从重洗派的一支,强调和平主义)。Helwys 因此将他从教会除名(这也从侧面说明他们原来与门诺会不是一伙的)。John Smyth 加入了门诺会。而 Helwys 于1612 年带着一批信徒回到了英格兰,建立了英格兰的第一间浸信会。

Smyth 和 Helwys 等人开始了 General Baptist Movement。“General”的意思是他们认为耶稣是为所有人而死,而不是像加尔文主义所说的,只为神所拣选的人而死(有限救赎)。从这个 General Baptist Movement 里面后来又产生了 Particular Baptist Church。显然,那些人接受的是加尔文主义的“有限救赎”。

美国的浸信会可以追溯到一位叫 Roger Williams 的清教徒。他是一名 Particular Baptist。 163 8/9 年,他和后来一位同工 John Clarke 在罗德岛建立了美国第一间浸信会。

1861 年,美国爆发内战。浸信会也随之分裂为美南和美北浸信会。美南浸信会拥有 1500 多万的信徒,是全世界最大的浸信会,也是美国最大的新教宗派。美南浸信会神学院最早可以追溯到 1859 年,在内战爆发之前。

图 1

图 1 中,重洗派是从路德这条脉络下来的,公理会(Congregational)是从加尔文的改革宗长老会里出来的。但是浸信会是从英国圣公会里而来的。追溯到 John Smyth。

图 2

图 2 中,浸信会和重洗派用虚线相连,我想本图作者是想表达这是一种不可靠的说法。他用实线将浸信会连到英国的清教徒。但是有意思的是,清教徒是放在改革宗下面的,而不是放在圣公会下面。我想,作者是想表达的是,清教徒在神学上走的是改革宗路线,虽然他们是圣公会里面的不从国教者(Dissenters)。

图 3

图 3 中,浸信会也是放在圣公会下面。不过,它强调的是坚持会众制的不从国教者(圣公会是主教制)。记得去年在 CHBC 参加周末营期间,CHBC 的主任牧师 Mark Dever 提到,浸信会和长老会之间最大的区别不是信者洗和婴儿洗的区别,而是长老制和会众制的区别。

图 4

图 4 中,浸信会是放在圣公会下面,最早追溯到 John Smith。

上面这张图看起来已经足够令人眼花缭乱了。但是,这些都只是列出一些主要的分支。很多宗派内部又有很多的故事。比如下面这张是美国长老会的谱系图。

主教制的卫理公会也不能保持不分裂。下面这张是美国卫理公会的谱系图。

 

以下是北美几大宗派的大致分布图。

对于宗派林立的现象,大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有的人把基督教看做一棵大树。所有的宗派则是这棵大树的枝叶。这个比方是从相对比较正面的角度来看待宗派林立的现象。各宗派间既体现广义基督教的合一(一棵树),又彰显基督教的多元性(枝叶繁茂)。有些异端已经与大树分离(亚流派、多纳徒派、伯拉纠派、耶和华见证人等),有些则欲断还连(普救论者、成功神学、摩门教[很奇怪摩门教竟然不是已经脱离的,更奇怪的是基要派在作者看来也是快掉了])。

还有些人则不是这样看待宗派林立现象。比如下图,显然是东正教徒所做。他们认为,从初期教会以来,东正教在教义上从来没有改变过。1054 年与天主教的分裂,是因为天主教改变了教义。那么改教运动呢?作者认为圣公会是往好的方向摆了一点回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则是越走越远,而且导致的结果是成千上万个宗派。

改教运动的后人可不是这样看的。在他们看来,东正教和天主教都是越走越远,以致于教会在中世纪一直处于黑暗时期。用马丁路德的话说,教会被掳于巴比伦,教皇是敌基督。改教运动的本质是将教会重新恢复为真正基督的教会。(注意下图是将浸信会放在重洗派下面的)

那么我们在自己各自的教会怎么教导教会历史呢?下面这张图最是生动。

讲员(教会的牧师)在成员课上向新入会的信徒解释完一张庞大的教会运动示意后,总结说:“所以,这就是我们这个运动的由来。我们终于正确地理解了圣经。”下面的学员都叫阿们:“耶稣有我们真是幸运啊!”

看了以上这些,不知道各位会有什么想法。

圣经中既有强调真理,又有强调合一。

保罗得知加拉太有些信徒受迷惑偏离了福音之后,就写信给加拉太教会,说:

“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 1:8-9)。

但是同一位保罗在写给以弗所教会的信中,却说: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弗 4:3)。

护教学必读经文犹大书第三节说:

“亲爱的弟兄阿,我想尽心写信给你们,论我们同得救恩的时候,就不得不写信劝你们,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地争辩。”

另一方面,耶稣基督在被捕被害以前,在他的长篇祷告中为教会的合一祷告:

“我不但为这些人祈求,也为那些因他们的话信我的人祈求。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来。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约 17:20-23)。

可见,保守合一没有比坚持真理更加容易。

如果我们问认真的基督徒:真理和合一哪个重要?他们大概都会回答,两个一样重要。但是真理有边界,合一有条件。在真理里面才有真合一。

所以,问题马上变成了:什么是真理?

提到清教徒要追求一切按照圣经的方式来实践信仰时,教授在课上问了几个问题。就算我们都接受浸礼,还是会有很多其他的小问题,比如人要往前倒还是往后倒?要浸一次还是浸三次(父、子、圣灵的名)。我们还可以补充:一定要在流动的水(江、河)里洗还是也可以在浴缸里洗?

对于圣餐也是类似。正确领受圣餐的方式是什么?站着、坐着、还是跪着?按照新约的背景,很可能是罗马人的左侧斜卧、右手吃饭呢!

祷告的姿势呢?圣经中跪着祷告出现的次数可能还没有站着举手祷告多呢。

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约 19:38)

彼拉多没有找到答案,将耶稣钉了十字架,自己却走向了灭亡。

谁知道我们的答案会给自己、给教会带来什么影响?

如果天上也有一幅宗派谱系图,那会是什么样的?

发表评论